文演教育党史学习专题
红色岁月志·学习正当时
牺牲在黎明前夕
学党史|悟思想|办实事|开新局
宣伯年的父亲宣渭源是大革命时期的共青团员,曾是柴桥地区工农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。宣伯年从小受到父辈革命活动的影响,渐渐有了读书求知、报效祖国的思想。
江西文演教育特推出“红色岁月志·学习正当时”专栏,带着敬意重温那些红色岁月中不朽且闪光的瞬间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红色精神!
宣伯年
宣伯年,曾用名曹旭,生于1920年,浙江省镇海县柴桥镇(今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)人。
16岁那年初中毕业后,宣伯年曾去武汉造船厂当学徒。全面抗战爆发后,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。宣伯年怀揣报国之志,立即回乡投入抗日救亡运动。后又参加浙江省战时青年干训班学习,结业后加入浙江省政工队,在绍兴等地进行抗日宣传,唤醒民众抗日救国。1938年,他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39年11月,宣伯年回柴桥与李志松等地下党员建立了中共柴桥支部,他们同驻当地的浙江省第十流动施教团中的共产党员徐士祁(即徐长海)、杨鉴青等密切配合,把柴桥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。
1941年4月19日,日军侵占镇海。宣伯年义愤填膺,与徐士祁、徐建农等奔波于镇海、定海和鄞东之间,秘密筹组抗日游击队。1943年下半年他奔赴四明山根据地,坚持敌后抗击日伪军,直至最后胜利。
抗战胜利后,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,宣伯年因积劳成疾,患上了严重的肺病,被迫留下,后在上海华东补给机构负责运输物资工作。
1947年10月,宣伯年在上海接到家乡党的联络站负责人李志松的信,要他帮助余力行(中共三东工委委派筹组江南武工队的负责人)等筹组武装,他立即辞职回甬,着手组建江南武工队。
东海游击总队史迹陈列室
1948年4月,宣伯年被调到浙东临委领导的东海游击总队(简称“东总”)第三中队任政治指导员,随同部队战斗在舟山群岛及其周围海域。6月,“东总”截获一艘国民党货船,在滩浒岛卸货时,发现有两艘敌舰在崎岖列岛附近巡弋,正向滩浒岛驶来。情况十分危急。敌强我弱,硬拼将遭受重大损失。宣伯年当机立断,让部队上岛隐蔽,自己留在船上,充作“船主”,沉着应付。结果敌人没有发现船上有什么情况,也就开着兵舰走了。
8月,“东总”主力在六横岛遭国民党海陆军重兵包围。在突围战斗中,为保卫“东总”领导的安全,宣伯年不顾自身安危,一直坚守在三东临委委员兼“东总”党代表王起身边保护他。
同年9月,反“清剿”斗争胜利后,宣伯年重回四明山根据地,先后任中共四明特派员办事处总务科科长,余姚沿江区、梁弄区区长。此时他已改名曹旭。1949年4月,为迎接南下的解放大军,宣伯年与区中队队长一起率领区中队离开四明山,决定配合大军解放宁波。5月1日,他宿营在鄞西蜜岩时,遭潜伏在身边的敌人行刺牺牲,时年29岁。
文章转载自学习强国